新手媽媽職涯怎麼選?全職、回職場、接案在家,哪種生活最適合你?

當媽以後「到底要不要回去上班」是一個很難選擇的問題。 感覺每條路看起來都不錯,但一靠近就像踩到了陷阱,一進去就會開始懷疑:「我是不是選錯了?」

新手媽媽常見的焦慮與迷惘

新手媽媽超容易卡在選擇題裡,明明剛生完,身體還在恢復、每天都累個半死,但腦子卻已經開始上演焦慮小劇場:

  • 留職停薪快結束了,要回去嗎?可是孩子還那麼小…
  • 家裡只靠老公賺錢,這樣真的安全嗎?
  • 如果現在不上班,以後會不會跟社會脫節?

尤其半夜餵奶的時候,一邊看著寶寶、一邊滑手機看別人升職加薪,心裡會冒出好多焦慮跟懷疑: 「我以前也很會工作啊,怎麼現在連剪指甲都要分兩天才剪得完…」

媽媽們的真實分享:不是妳一個人在掙扎

我們社群媽媽們的聊天內容,常常爆笑中又帶著真實。

像有位媽媽說:「每天顧小孩顧到哭,但想到要回職場又想吐。」

還有人說:「老公嘴巴說支持我回去上班,但每次小孩發燒還不是要我請假。」

還有媽媽笑說:「接案超自由,結果是在廁所一邊報價一邊擦屁股。」

所以真的不是妳太脆弱,而是媽媽這條路本來就很難。

每個選擇看起來都不錯,但背後都有它辛苦的地方。還要在這些選項裡做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決定,怎麼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如果妳也想加入這種有溫度又懂媽媽的社群,歡迎來看這個群:8週存款成長營

常見職涯選擇:全職媽媽、回職場、在家接案的優缺點比較

當媽後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大道理,什麼「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每天都有人講。但真正難的是怎麼在生活裡活出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們不講那些高高在上的話,來看看到底這三條路,媽媽們都怎麼說。

全職媽媽

優點:

  • 小孩所有第一次妳都看得到,誰敢跟妳搶那個「媽媽!」
  • 作息雖然混亂,但可以自己排,不用跟主管請假
  • 托嬰、保母的錢可以省下來

挑戰:

  • 成就感來自煮出好吃的飯、洗乾淨的衣服,然後沒人會說謝謝
  • 沒收入就會擔心:哪天老公突然失業怎麼辦?或是吵架怎麼辦?
  • 想回職場會超怕,一打開履歷空白那一欄就想關掉視窗

回職場工作

優點:

  • 每個月有薪水進帳,不用再猶豫買咖啡要不要加燕麥奶
  • 保留自己的專業跟社交圈,不會只有孩子會叫妳的名字
  • 下班那段時間會特別珍惜親子時光,比以前更有耐心(大部分啦)

挑戰:

  • 接送托嬰+加班,根本是體能極限挑戰賽
  • 孩子生病時會內心交戰一百次:「我要請假嗎?」、「老闆會不會翻白眼?」
  • 職場有時候不是很溫柔,尤其面對「育兒空窗期」的履歷

在家工作(接案/遠距)

優點:

  • 彈性超高,可以邊餵奶邊開會(雖然有點驚險)
  • 還能保有自己的專業,不會整天只講奶嘴跟副食品
  • 比較能根據家庭狀況微調步調,進退都有空間

挑戰:

  • 時間管理超級難,小孩午睡一醒就一團亂
  • 收入浮動大,今天有案明天沒人鳥妳
  • 外人會覺得妳「反正沒上班」,隨時都可以幫忙(超想翻桌)

如何釐清自己的選擇方向?

我知道這種選擇題不是靠優缺點分析表就能選的。 但還是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現在最在意什麼?是陪伴小孩?還是重拾自己?
  • 家裡現在的狀況能支持我做這個選擇嗎?(不只錢,還有體力、情緒)
  • 如果再過三年一切都沒有改變,我會開心嗎?還是更痛苦?
  • 有沒有一種「過渡方案」?(先接案?先兼職?慢慢來也沒關係)

不用一下就選對路,人生又不是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

不管妳選哪一條路,我們都能陪妳一起準備

我不是來跟妳說:「來!買這個就能一勞永逸!」 而是想說:「不管妳選哪條路,我們可以一起把這條路走得更安心一點。」

像我們做的《家庭財務分析報告》不只是看投資而已,而是從收入結構、家庭支出、風險管理到未來的計劃,整合來幫妳釐清:

  • 如果現在暫時當全職媽媽,怎麼讓家庭經濟比較有安全感?
  • 如果想回職場,可以先怎麼做功課、盤點風險?
  • 如果想接案、自由接工作,該怎麼算收支,才不會做白工?

👉 想了解更多這份分析報告可以幫上什麼忙,這邊點一下就知道

總結: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現在的妳

妳現在是誰,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會想走哪一條路,真的只有妳最清楚。

全職不是放棄,職場也不是自私,接案更不是偷懶。

妳只是在努力找到一條比較適合自己的路。

我們會在這裡,不管妳選哪條路,都陪妳一起把這條路走得更安心一點。也許是幫妳釐清預算,也許是拉妳一把別再懷疑自己。

說到這,其實很多媽媽卡住的點,真的不只是錢夠不夠,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口跟另一半談錢。延伸來看這篇文章也很有幫助👉《夫妻金錢觀不同?這樣談錢不吵架!育兒家庭的理財溝通術

Share: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