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出國前的小煩惱:為什麼我買不到旅平險?

最近暑假到了,小編收到好多媽媽的詢問:「為什麼我想幫寶寶買旅平險,保險公司卻說無法投保?」身為部落格小編,我決定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發現原來帶嬰幼兒出國的保險眉角真的不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整理的心得。

為什麼保險公司說孩子「無法投保」?

小編看到有位媽媽在我們的社群裡哭訴:「明明大人可以輕鬆買旅平險,為什麼帶10個月大的寶寶出國卻被拒保?」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有過這樣的困惑。

其實背後有個重要的法規限制,就是所謂的「69萬保額上限」。根據保險法規定,15歲以下孩子的身故保額(包含壽險、意外險、旅平險)累計不能超過69萬元。許多孩子光是學生平安保險加上爸媽之前買的意外險,就已經接近這個上限了。

更麻煩的是,大部分旅平險都是「套餐式」設計,主約和附約有固定比例。如果孩子只剩幾萬元的投保空間,那醫療險保額可能只有幾百元,根本沒什麼實際保障效果。

原來還有「無身故保障」的選擇

不過研究後我發現,現在有些保險公司推出了專門給小朋友的「無身故保障」旅遊險!

這種保險不包含死亡理賠,專注在醫療和意外傷害保障,所以不會受到69萬限制。說實話,帶孩子出國我們最擔心的本來就是生病就醫,而不是其他意外,這樣的設計其實很貼心。

目前市面上確實有幾家保險公司提供這類商品,有些甚至還包含海外突發疾病保障,讓爸媽更安心。

醫療保障才是關鍵重點

想像一下這個情境:在日本某個深夜,寶寶突然發高燒,你們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急著找醫院,結果醫療費超貴…這才是真正讓爸媽害怕的狀況啊!

一般來說,兒童旅平險的醫療保額大多在3-6萬左右,對於亞洲短程旅遊其實已經足夠應付常見的感冒發燒。如果是去歐美或者比較長天數的旅行,可能要考慮保額更高的方案。

特別要注意的是「法定傳染病保障」,對於免疫力還在發育的寶寶來說很重要。如果孩子在國外感染流感、腸病毒等,沒有這項保障可能面臨理賠爭議。

個人責任險:小孩闖禍的救星

除了醫療保障,還有一個常被忽略但超重要的項目:個人責任險!

小孩在新環境容易興奮過頭,可能不小心破壞飯店設施、撞倒昂貴物品,或是無意間碰撞到其他旅客。個人責任險的保費通常很便宜,但保障範圍可以從25萬到100萬,真的是低成本高保障的選擇。

我就聽過有媽媽分享,她家寶寶在韓國飯店大廳興奮跑跳,結果撞倒了昂貴花瓶,幸好有個人責任險幫忙處理賠償問題。

投保方式比你想的簡單

研究下來發現,其實投保方式沒那麼複雜:

7歲以下的孩子,爸媽可以直接網路投保,最快1小時就生效!對於臨時決定出國的家庭超方便。

7歲以上就需要孩子親自簽名,要提前幾天準備要保書。

建議全家投保同一家保險公司,這樣萬一需要理賠時,文件處理會方便很多。而且多數保險公司都規定要先幫爸媽投保,才能幫孩子加保。

實用的投保前檢查清單

整理了一個超實用的檢查清單給大家:

Step 1:確認孩子現有保險額度
翻出學生平安保險單和之前買的意外險,計算一下還有多少投保空間。

Step 2:選擇投保方式
7歲以下選網路投保最快,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考慮要保書方案(通常醫療保額更高)。

Step 3:確認保障內容
醫療保額夠用嗎?有包含法定傳染病嗎?個人責任險額度足夠嗎?有海外緊急救援服務嗎?

Step 4:準備投保資料
孩子身分證字號、信用卡、詳細旅遊行程。

別讓保險成為旅遊的阻礙

看完這些資訊,希望能幫助正在煩惱的爸媽們!記住一個重要原則:先求有保障,再求保障完美

即使保額不是最高的,至少有基本保障總比什麼都沒有好。而且比起研究保險,這些事情其實更重要:出發前諮詢小兒科醫師、準備常用藥品、查好當地醫療資源、安排適合寶寶的行程。

當然,每家保險公司的條款和方案都不太一樣,實際投保時還是要仔細閱讀條款內容,或者找專業的保險顧問討論,畢竟保險商品會隨時調整更新。重點是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庭狀況的保障方案!

想要更多理財支持?歡迎加入我們的學習社群!

寫完這篇文章,我深深覺得當爸媽真的不容易,要考慮的風險和花費比以前多好多!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希望學習更全面的家庭財務規劃,包括如何存旅遊基金、規劃保險預算等等。

很推薦加入我們的「8週存款成長營 | 每週三LiveTalk分享存錢記帳小技巧」群組!裡面有超過3100位媽媽一起討論家庭理財大小事,每週三中午還會有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和教練分享實用的生活財商技巧。

不管是想存旅遊基金、學習記帳方法,還是規劃家庭保險預算,都能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和專業建議。大家互相鼓勵、一起成長,讓理財變得不再孤單!

點我加入8週存款成長營

Share: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