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分享了帶寶寶出國的保險知識和投保流程後,小編又收到新的靈魂提問:「道理都懂了,但一算預算就頭痛!帶一家大小出國到底要準備多少錢?」、「保險費應該佔旅遊預算的多少比例才合理?」
身為貼心小編,當然要來一篇超實用的預算規劃指南!今天就從頭到尾教大家,怎麼聰明分配旅遊預算,讓全家玩得開心又不會荷包大失血。
先算大頭:主要花費項目拆解
帶全家出國的花費比想像中複雜,但只要有系統地規劃,就不會漏算或超支。
必要支出(佔總預算 70-80%)
這些是無論如何都省不掉的基本花費:
交通費用(25-35%)
- 機票費用(通常是最大宗)
- 機場來回交通
- 當地交通(地鐵、計程車、租車)
住宿費用(20-30%)
- 飯店或民宿費用
- 清潔費、城市稅等附加費用
餐飲費用(15-20%)
- 正餐預算
- 點心飲料
- 寶寶的特殊飲食需求
證件與手續費(2-5%)
- 護照辦理或換發
- 簽證費用
- 旅行社代辦費
保障支出(佔總預算 3-8%)
這部分很重要但常被忽略:
保險費用
- 旅遊平安險
- 旅遊不便險
- 額外醫療保障
保險費用的合理佔比會根據旅遊地點和家庭風險承受度調整。一般來說:
- 亞洲短程旅遊:總預算的 3-5%
- 歐美長程旅遊:總預算的 5-8%
- 特殊地區或高風險活動:可達 8-10%
彈性支出(佔總預算 15-25%)
這些可以根據預算彈性調整:
購物與紀念品(5-10%)
- 伴手禮
- 當地特色商品
- 孩子的玩具或衣物
娛樂與景點(5-10%)
- 門票費用
- 體驗活動
- 額外的娛樂項目
緊急備用金(5-8%)
- 應急現金
- 意外支出緩衝
不同目的地的預算分配策略
根據小編整理的經驗,不同類型的旅遊,預算分配重點會很不一樣:
亞洲短程親子遊(3-5天)
預算特色:機票便宜,住宿選擇多
建議分配:
- 交通 30%(機票相對便宜)
- 住宿 25%(可選親子友善飯店)
- 餐飲 20%(體驗當地美食)
- 保險 3-5%(基本保障即可)
- 購物娛樂 15%
- 緊急備用 5-7%
省錢重點:善用廉航促銷、選擇地點方便的住宿
歐美長程深度遊(7-10天)
預算特色:機票是大宗,當地消費高
建議分配:
- 交通 40%(長程機票佔大頭)
- 住宿 25%(可考慮民宿節省成本)
- 餐飲 15%(部分自己料理)
- 保險 6-8%(醫療費用高,保障要足)
- 購物娛樂 10%
- 緊急備用 7-10%
省錢重點:提早訂機票、選擇可開伙住宿、保險保額要足夠
國內親子遊(2-3天)
預算特色:免簽證、語言無障礙
建議分配:
- 交通 25%(高鐵或開車)
- 住宿 30%(可選度假村全包式)
- 餐飲 25%(享受特色美食)
- 保險 2-3%(國內旅遊險即可)
- 購物娛樂 15%
- 緊急備用 3-5%
省錢重點:善用國旅補助、選擇套裝行程

帶寶寶出國的隱藏成本
很多新手爸媽容易忽略這些額外花費,結果預算大爆表:
嬰幼兒特殊需求
飲食相關
- 副食品或奶粉(當地可能買不到習慣的品牌)
- 消毒用品
- 餐具和水杯
- 預算增加:10-15%
用品相關
- 推車、汽座租借或購買
- 尿布和濕紙巾
- 額外的衣物和寢具
- 預算增加:8-12%
醫療準備
- 常備藥物
- 可能的臨時就醫費用
- 較高額的旅遊保險
- 預算增加:5-10%
行程調整成本
彈性安排
- 較短的交通時間(避免太累)
- 親子友善但較貴的住宿
- 可能需要取消或更改的彈性票券
- 預算增加:10-20%
小編建議:第一次帶寶寶出國,預算要抓比平常多 30-40%,才不會手忙腳亂!
聰明存旅遊基金的方法
看完預算分配,是不是覺得帶全家出國需要不少錢?別擔心,只要有計劃地存錢,夢想旅行絕對可以實現!
方法1:目標倒推法
Step 1:設定具體目標
- 想去哪裡:日本東京
- 什麼時候去:明年暑假
- 預計花費:15萬元
- 存錢時間:12個月
Step 2:計算每月存款 15萬 ÷ 12個月 = 每月需存 12,500元
Step 3:拆解到日常 12,500 ÷ 30天 = 每天需存 417元
看到這個數字,你可以開始想想:
- 哪些日常花費可以調整?
- 有沒有可能增加一些小收入?
- 或者把存錢時間拉長一點,讓每天的壓力小一些?
方法2:專戶存錢法
如果覺得每天417元壓力太大,那就用強迫存錢的方式:
開設旅遊專用帳戶
- 薪水一進來就先轉一筆錢進去
- 設定自動轉帳,強迫儲蓄
- 平常不要動用這個帳戶
- 可以選擇有利息的數位帳戶
小編私藏技巧:用孩子的名字開戶,每次存錢都想著「這是為了給寶貝美好回憶」,更有動力!
方法3:零錢累積法
適合平常就有剩餘預算的家庭,用小錢累積大夢想:
日常小錢集合大錢
- 每天的零錢都投入旅遊基金罐
- 領錢時故意拿大鈔,找零存起來
- 設定消費上限,剩餘的錢存起來
- 一個月可能累積 2,000-5,000元
進階版:每次想買不必要的東西時,把那筆錢存進旅遊基金,既省錢又存錢!
保險預算的聰明配置
前面提到保險費用佔總預算 3-8%,但要怎麼在有限預算內買到最適合的保障呢?
預算分配原則
優先順序排列:
- 醫療保障(最重要)
- 個人責任險(CP值最高)
- 旅遊不便險(看個人需求)
- 其他加值服務(預算充裕再考慮)
不同預算等級的保險配置
小資族(保險預算3-5%)
- 選擇基本醫療保障 3-6萬
- 個人責任險 25-50萬
- 善用信用卡附贈旅遊險
- 重點:先求有保障
一般家庭(保險預算5-7%)
- 醫療保障 6-15萬
- 個人責任險 50-100萬
- 加保旅遊不便險
- 重點:保障與便利兼顧
充裕預算(保險預算7-10%)
- 高額醫療保障 15-50萬
- 個人責任險 100萬以上
- 完整不便險保障
- 海外緊急救援服務
- 重點:全方位保障
省保費但不省保障的技巧
✅ 善用信用卡權益 部分信用卡有免費旅遊險,可以當作基本保障,再補強不足的部分。
✅ 全家一起保 同一保險公司通常有家庭優惠,比分開保便宜。
✅ 選對投保時機 有些保險公司會有促銷活動,可以關注優惠時機。
✅ 比較不同方案 不要只看第一家,多比較幾家保險公司的方案。
意外支出的應對策略
即使規劃得再仔細,旅行中還是可能遇到意外花費:
常見的意外支出
航班問題
- 班機延誤或取消的額外住宿
- 改票手續費
- 額外的餐飲費用
健康狀況
- 孩子突然生病的醫療費
- 買藥或醫療用品
- 可能的行程取消損失
誘惑消費
- 看到喜歡的東西忍不住買
- 孩子吵著要的紀念品
- 意外發現的好餐廳
應對方法
即時調整預算 用手機記帳APP隨時掌握支出狀況,超支時立即調整其他項目。
緊急備用金 至少準備總預算 5-8% 的現金,應付突發狀況。
彈性規劃 行程不要排太滿,留一些彈性空間和預算給意外發現的驚喜。
保險理賠 如果是保險範圍內的支出,記得申請理賠減輕負擔。

讓每一塊錢都花得有價值
寫完這篇預算攻略,小編深深覺得帶全家出國真的是一門學問!從預算規劃到執行,每個環節都需要用心安排。
但其實,旅遊預算只是家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如果你希望更系統性地學習家庭理財,包括如何設定財務目標、建立緊急備用金、聰明分配家庭支出等等,很推薦加入我們的學習社群!
「8週存款成長營 | 每週三LiveTalk分享存錢記帳小技巧」裡有超過3100位媽媽在分享各種理財心得,從日常記帳技巧到大筆支出規劃,大家互相鼓勵、一起成長。每週三中午的專業分享也超實用,理財規劃師會教很多生活化的財商技巧。
不管是想學習如何存旅遊基金、規劃家庭預算,還是想了解更多保險配置建議,都能在這裡找到實用的方法和溫暖的支持!
旅行是為了創造美好回憶,但聰明的預算規劃能讓這些回憶更加無憂無慮。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在財務安全的基礎上,享受精彩的親子旅遊時光!
延伸閱讀
第一篇:帶寶寶出國前的小煩惱:為什麼我買不到旅平險?
還不了解嬰兒保險的基本觀念?先從69萬保額限制、保障項目選擇開始了解!
第二篇:帶嬰兒出國旅遊,旅平險這樣買才安心!實用投保檢查表
預算規劃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實際投保!詳細流程和檢查清單讓你不會漏掉任何步驟。
🎁 免費下載:親子出國保險投保檢查清單
想要完整的投保檢查清單?🔗 加入媽媽商學院官方Line@mompower,輸入關鍵字”旅平險” 可免費領取檢查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