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後才發現錢不夠用?5個財務現實新手媽媽必知

還記得生完孩子的第一個月嗎?除了適應新生活節奏,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可能就是突然發現「錢怎麼這麼不夠用?」

作為 MomPower 部落格小編,我最常收到新手媽媽的訊息就是:「以前覺得我們夫妻倆收入還不錯啊,為什麼有了孩子後,每個月都在擔心錢的問題?」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恭喜你,這表示你開始意識到家庭理財的重要性了!

今天想和你分享5個「當媽媽後的財務現實」,這些都是從零開始學理財的媽媽們,最需要先認清的事實。

現實1:育兒開銷比想像中高出30-50%

不只是奶粉尿布,看不見的花費更多

生孩子前,你可能已經做過功課,知道每個月奶粉錢大概多少、尿布錢大概多少。但真正開始養孩子後,你會發現那些「沒算進去」的開銷才是重點:

顯性開銷(容易預估的):

  • 奶粉、尿布、副食品
  • 嬰兒用品、衣服、玩具
  • 預防接種、健康檢查

看不見的開銷(常被忽略的):

  • 媽媽營養品、產後調理
  • 家用清潔用品升級(變得更在意成分)
  • 食材費用可能增加(更注重營養和安全)
  • 交通費增加(帶寶寶出門的需求)
  • 水電費上升(怕孩子冷到熱到,清洗衣物大增)

許多新手媽媽告訴我,光是這些額外開銷,就比原本預估多出不少。所以如果你發現每個月預算都爆表,先不要自責,這是正常現象。

重要的是,現在開始學會記錄和分析這些開銷,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現實2:收入可能暫時減少,但支出卻增加

產假、育嬰假的收入落差要面對

這個現實真的很殘酷,但必須面對:在最需要錢的時候,收入往往會減少。

常見的收入變化:

  • 產假期間薪水只有部分給付
  • 育嬰假只有投保薪資的6成
  • 如果選擇全職育兒,完全沒有薪水收入
  • 兼職或在家工作,收入可能不穩定

這種收入減少但支出增加的情況,是許多新手媽媽焦慮的主要來源。但其實,這也是讓你開始重視理財規劃的最佳時機。

應對策略:

  1. 重新檢視家庭預算分配:找出可以調整的項目
  2. 探索彈性收入來源:在家也能做的兼職或副業
  3. 建立緊急預備金:從現在開始,慢慢累積6-12個月的家庭基本開銷

現實3:未來教育費用壓力,比你想像的更早開始

不只是大學學費,從幼兒園就要準備

很多新手媽媽會想:「孩子還這麼小,教育費用還早吧?」但事實是,現在的教育開銷從很小就開始了:

0-3歲階段:

  • 托嬰中心或保母費用(月費1.5-3萬)
  • 早教課程、音樂課、游泳課
  • 童書、教具、益智玩具

3-6歲階段:

  • 幼兒園學費(公立抽不到,私立月費2-4萬)
  • 才藝班、補習班
  • 戶外教學、校外活動

看到這些數字,是不是開始覺得壓力很大?但別擔心,重點不是要你現在就準備好所有錢,而是要開始有「長期規劃」的概念。

許多媽媽跟我說,她們從寶寶的第一筆紅包開始,就開始學習如何為孩子存教育基金。這個習慣不只是在存錢,更是在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

現實4:風險保障需要重新評估

有了孩子後,保險不是選擇,而是必需

成為媽媽後,你會發現自己開始很在意「萬一發生什麼事怎麼辦?」這種想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責任感的展現。

需要重新思考的保障項目:

當媽媽後,你會開始思考更多「萬一」的情況:如果大人受傷無法工作怎麼辦?孩子生病需要住院的費用從哪來?如果家裡的經濟支柱出了狀況,家庭開銷要怎麼維持?

這些擔心不是多餘的,而是責任感的展現。但面對保險業務員的各種推銷,很容易被搞得更焦慮,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真正需要的。

其實,保險規劃有個基本原則:先保大人,再保小孩;先保障基本的醫療和意外風險,再考慮其他。重點是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狀況和預算來配置,而不是被「這張很熱賣」的話術牽著走。

現實5:理財不能再靠感覺,需要系統化管理

從「差不多」到「精準掌握」的轉變

以前沒孩子的時候,可能覺得「錢夠用就好」、「差不多就行」。但當媽媽後,你會發現這樣的心態必須改變。

為什麼需要精準的財務管理:

  • 每個月的支出項目變多變複雜
  • 需要為孩子的未來做長期規劃
  • 收入可能不穩定,更需要謹慎分配
  • 意外狀況增加,需要更充足的準備

從感覺管理到系統化管理的轉變:

以前的方式:

  • 薪水進來就花,月底看餘額
  • 覺得沒什麼大筆支出就安心
  • 存錢靠心情,有剩才存

現在需要的方式:

  • 每月固定記帳,了解錢的流向
  • 設定明確的存錢目標和計畫
  • 區分必要支出、彈性支出、儲蓄投資的比例

這個轉變並不容易,特別是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但好消息是,一旦你開始建立這些習慣,你會發現對錢的焦慮感會大幅降低。

如果你也想和其他媽媽一起討論理財話題,歡迎加入我們的「8週存款成長營」LINE社群,目前已經有3100+位媽媽在裡面互相支持,一起學習理財!

寫在最後:理財覺醒是成長的開始

如果你看到這裡,發現自己中了好幾個「現實」,請不要感到沮喪。相反地,意識到這些問題,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很多成功的媽媽都跟我分享,她們的理財能力,正是在當媽媽後才真正開始成長的。因為有了更強的動機(為了孩子),也有了更明確的目標(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記住這三個重點:

  1. 不要急躁:理財能力是慢慢培養的,給自己一點時間
  2. 從小處開始:不用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先從記帳開始也很好
  3. 尋求專業協助:不要一個人埋頭苦幹,適時尋求專業指導會事半功倍

如果你想要更有系統地建立記帳習慣,我們的「記帳陪跑服務」就是專門為忙碌媽媽設計的,會有專業教練一對一指導你從零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理財系統。

當媽後發現錢不夠用,不是你的錯,而是生活給你的新課題。而學會理財,不只是為了解決眼前的金錢問題,更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更安心的未來。

準備好開始你的理財覺醒之路了嗎?記住,每一個理財高手,都是從新手開始的。

延伸閱讀:

Share: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