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理財焦慮怎麼辦?從恐慌到安心的心態調整術

小編最近收到一位新手媽媽的私訊:「小編,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一想到要幫孩子存教育基金、要規劃保險、還要學投資,就覺得好有壓力。明明知道理財很重要,但光是想到就焦慮得不得了,怎麼辦?」

看到這則訊息,小編深深感同身受。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經驗:當媽媽後突然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卻被排山倒海的資訊和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所以這篇,小編想和大家聊聊,當理財變成焦慮來源時,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讓理財成為安心的開始,而不是壓力的源頭。

為什麼當媽媽後特別容易有理財焦慮?

1. 責任感瞬間加重

以前只要為自己負責,現在多了一個(或多個)小生命要照顧。教育基金、醫療費、未來的各種開銷,每一項都讓人感到沉重的責任感。

2. 收入結構改變

無論是完全沒收入的全職媽媽,還是因為育嬰假收入減少,經濟狀況的變化讓人對未來更沒有安全感。

3. 資訊過載造成選擇恐懼

網路上到處都是理財建議:要買保險、要投資ETF、要存緊急基金…每個都說很重要,但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4. 完美主義作祟

很多媽媽會想「我要給孩子最好的」,於是對理財規劃也有完美主義的期待,覺得一定要做到最好,反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你也有這些感受,先深呼吸一下。你不是一個人,這些焦慮都是很正常的。

5個心態調整技巧:從恐慌到安心

技巧1:接受「不完美」的開始

理財不是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更不需要一次就做到完美。

小編常常看到媽媽們為了「選不到最好的投資標的」而遲遲不敢開始,或者因為「記帳記得不夠仔細」就放棄記帳。

其實,一個不完美的開始,勝過完美的拖延。

實際行動:

  • 今天開始記帳,就算漏記一兩筆也沒關係
  • 先存一小筆緊急基金,不用馬上存到6個月生活費
  • 先了解一個理財觀念,不用一次讀完所有理財書

記住,每一個小小的開始,都比完美的計畫更有價值。

技巧2:把焦慮轉化為學習動力

焦慮其實是大腦在提醒我們:「這件事很重要,需要關注。」

與其試圖消除焦慮,不如學會與它共處,把焦慮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實際行動:

  • 感到焦慮時,問自己:「我具體在擔心什麼?」
  • 把擔心的事情寫下來,一項一項去了解
  • 設定學習目標:「這週我要了解什麼是緊急基金」

小編發現,當你開始學習和行動時,焦慮往往會因為「我正在做一些事情」而減輕。

技巧3:建立「夠好就好」的標準

很多媽媽的焦慮來自於「我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這種想法。

但是,什麼是「最好的」?是最貴的保險?最高報酬的投資?還是最豐富的教育資源?

其實「夠好」往往比「最好」更重要。

重新定義「夠好」:

  • 保險:能夠保障基本風險就夠好
  • 教育基金:能夠減輕未來負擔就夠好
  • 投資:能夠對抗通膨就夠好

記住:你的愛和陪伴,比任何金錢規劃都更珍貴。

技巧4:聚焦當下,而非未來的所有可能

理財焦慮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想要控制所有未來的變數。

但是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我們無法預測所有情況。與其為了20年後的各種可能性而焦慮,不如專注於現在可以掌控的事情。

當下可以掌控的事情:

  • 建立記帳習慣,了解錢的流向
  • 設立一個小目標,比如存到第一筆1萬元
  • 學習一個理財概念,增加財務知識

實用練習: 當你開始擔心未來時,問自己:「我現在可以為這件事做什麼?」然後就去做那件事。

技巧5:尋找支持系統,不要一個人承擔

很多媽媽覺得理財是自己的責任,於是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壓力。

但是理財可以是家庭的共同任務,也可以有專業的支持系統。

建立支持系統:

  • 和伴侶分享理財焦慮,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 加入媽媽理財社群,和有相同經驗的人交流
  • 考慮專業協助,比如理財教練的陪伴

小編特別推薦我們的「8週存款成長營」LINE社群,這裡有很多和你一樣的媽媽,大家會在群裡分享理財心得、互相鼓勵。每週三中午還有LiveTalk分享存錢記帳小技巧,讓你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的溫暖支持。

當焦慮襲來時的急救包

有時候,即使知道這些道理,焦慮還是會突然襲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個「焦慮急救包」:

立即舒緩技巧

  1. 深呼吸:吸氣4秒,屏住4秒,呼氣4秒
  2. 寫下來:把擔心的事情寫在紙上,從腦中移出來
  3. 問自己:「這個擔心是關於現在還是未來?如果是未來,我現在可以做什麼?」

長期調節方法

  1. 建立小勝利:每完成一個理財小任務就慶祝一下
  2. 定期檢視:每月檢視一次理財進度,看見自己的成長
  3. 保持學習:持續學習新知識,增加掌控感

從一位媽媽的真實故事說起

小編認識一位媽媽叫做小雅,她剛生完二寶時每天都為錢焦慮。晚上常常睡不著,腦中不斷計算各種開銷,擔心錢不夠用。

後來,她決定不再想太多,先從最簡單的記帳開始。第一個月記得亂七八糟,很多都忘記記,但她沒有放棄。

三個月後,她開始看到錢的流向;六個月後,她成功存到第一筆緊急基金;一年後,她開始投資ETF。

最重要的是,她的焦慮慢慢轉化成了安心感。

小雅說:「以前我害怕理財,現在我知道,每一個小行動都讓我更有掌控感。焦慮沒有完全消失,但我學會了與它共處。」

記住:你已經是個好媽媽了

最後,小編想對每一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媽媽說:

你願意為了孩子和家庭學習理財,願意面對自己的焦慮,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你是一個很棒的媽媽了。

理財焦慮不會一夜之間消失,但你可以學會與它共處。每一個小小的行動,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在讓你和你的家庭變得更好。

如果你想要有人陪伴你走過這段理財學習之路,MomPower的60天存款成長計畫提供專屬教練一對一陪伴,讓你不再一個人面對理財的焦慮。

記住:完美的理財計畫不存在,但適合你的理財方式一定存在。從今天開始,給自己一點耐心,給自己一點溫柔,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好。

延伸閱讀推薦:

Share: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