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理財總是拖延?記帳陪跑教練教你6招輕鬆突破拖延症

部落格小編最近在整理記帳陪跑教練壹珊分享的一個超有共鳴的主題:理財拖延症。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知道記帳很重要,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想要存退休金,卻總覺得以後再說;買了理財課程,結果放在那都沒看…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別擔心!本篇小編要跟你分享壹珊教練的故事,教練自己也曾經是最後一秒鐘才交作業的拖延症患者。從學員到教練,她深刻理解拖延背後的原因,也找到了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法。

讓我們一起輕鬆面對理財拖延症!

你也有理財拖延症嗎?先來測測你的等級

輕度拖延:大部分時候能完成任務,偶爾會拖延但理性腦會把你抓回正軌。

中度拖延:開始執行前會抗拒,常常把雜事排在正事前面,比如突然想打掃、滑手機、整理抽屜…

重度拖延:知道自己在拖,也覺得不對,但就是改不掉!每次要開始就會煩躁,身體不想動,甚至出現罪惡感。

看完你找到自己的等級了嗎?

別擔心,這不代表你有什麼大缺陷。我們只需要了解原理,就能找到對策!

為什麼我們會拖延?原來是大腦在打架

我們的大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原始腦是比較野性本能的部分,主要功能就是趨樂避苦、好逸惡勞。

進化腦則負責理性思考、規劃未來這些比較高級的功能。

拖延其實就是原始腦和進化腦在我們腦袋裡打架的結果。

舉個例子:

進化腦說:「為了健康要去運動了!」

原始腦說:「可是現在出去好累哦,天氣好冷耶…」

進化腦妥協:「對ㄟ,而且天氣冷出去會感冒…」

結果運動計畫又延後了。

或是存退休金這件事,進化腦說應該要開始存了,原始腦卻說好難好遙遠,還是去出國旅遊比較爽!結果就一天拖過一天。

所以拖延不是你意志力特別薄弱,而是大腦運作的本能反應。既然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我們就可以用對的方法來引導它!

對抗理財拖延症的6個實用方法

了解大腦運作原理後,接下來就是實戰了!壹珊教練分享6個方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引導大腦、克服拖延。

方法1:從小小的目標開始

我們的原始腦其實很好騙。太大的目標會讓原始腦馬上產生危機反應,想要逃避。

所以從小小的目標開始,讓原始腦覺得「嗯~小小一口,簡單好消化」。只要有開始,看到自己有進度,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就會啟動,給我們動力持續做下去。

壹珊教練分享自己家有個堆滿雜物的房間,她就拉著女兒說:「我們每天整理一個小區塊。」

  • 第一天:把地板清空,可以走路。女兒開心展示:「哇!地板出現了耶!」
  • 第二天:把床上的衣服清空,分類放好。家裡多了一張大床可以翻滾睡覺了!

後來女兒還會主動督促:「媽媽,我們今天要整理哪裡?」

運用在理財上:

  • 大目標:建立記帳習慣 → 小目標1:今天選一個記帳APP下載 → 小目標2:明天記錄一天的開銷 → 小目標3:這週記錄3天就好
  • 大目標:開始投資 → 小目標1:這週研究定期定額是什麼 → 小目標2:下週設定每月自動轉帳3000元

一次完成一點點,不知不覺就做完了!

方法2:5分鐘法則

當目標設定好,開始要執行時,難免覺得懶懶的。這時候就用「5分鐘法則」。

跟自己的原始腦說:「只要5分鐘就好,之後想幹嘛就幹嘛。」
原始腦會想:「哦!才5分鐘,一下就過了。」

但事實是只要你一開始做,通常就不會停下來。就像牛頓運動定律說的,球一旦克服摩擦力滾起來,就很容易繼續滾下去。

運用在理財上:

  • 理財課程還沒看完?追劇前告訴自己:「看5分鐘就好,看完就可以追劇!」
  • 一直沒開始記帳?「就記今天中午的便當,5分鐘搞定!」
  • 想盤點家庭財務?「先花5分鐘列出我有哪些帳戶。」

你可能會問:「如果5分鐘後真的不想做了怎麼辦?」沒問題~那就耍廢啊!

很多拖延症患者說:「我要感覺對了才開始。」這個想法大錯特錯。其實是開始了,你才會有感覺。

方法3:找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激勵

如果你想建立某個習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朋友互相激勵和監督。

因為人是社群的動物。原始腦很容易放自己的鳥,但要放其他人的鳥就會過意不去。被社群排擠的後果,比自己身體勞累還大得多。

通常自己一個人時可能懶懶的,但和朋友約好後就會覺得:「還好我有出門!」而且大家一起做同一件事,彼此互相激勵,會走得更長久。

現在就開始揪團:

  • 一起看理財課程
  • 一起記帳打卡
  • 一起減肥運動

趕快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把揪團揪起來吧!也很推薦加入MomPower的八週存款成長營LINE社群,每週三中午都有LiveTalk分享存錢記帳小技巧,點這裡加入,讓我們一起在理財路上相互陪伴!

方法4:尋求專業突破卡點

有時候我們拖延卡住,是被想像出來的問題困住。實際狀況也許沒那麼棘手,我們需要去詢問有經驗的人。

透過專家的協助或教練的指引,觀念往往一點就通。有教練的陪伴讓自己習慣改變,一開始都是最難的,有教練給方向、指出錯誤,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

像是壹珊教練分享,她當初聽到退休金要準備1432萬元,也是嚇到吃手手,覺得根本不可能達成。但經過教練引導,知道退休金是長期佈局,透過精準財務預測,試算不同參數,她才發現透過複利力量,小資也可以達成退休金目標!

當你覺得卡在某個點過不去,記得找教練聊聊。

如果你也想要專業教練陪伴,MomPower的60天存款成長計畫透過專屬教練8次一對一諮詢,在60天內建立正確記帳概念,找到真正的理財目標。你可以指定壹珊教練為你服務,不過實際安排會以壹珊的時間為主,也可能由其他同樣專業的教練為你提供服務。點這裡了解更多

方法5:持續學習看見財務全貌

持續學習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財務的全貌。透過學習我們的格局提高,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我們的目光望向更高的目標:規劃好退休金後,下一階段是存房子頭期款?還是孩子教育金?想要環遊世界的夢想基金?

只要持續學習,將人生財務地圖搞清楚:

  • 了解我們現在在什麼位置
  • 了解我們要往哪裡去
  • 了解有什麼風險要避開
  • 了解有什麼坑不要掉進去

當我們對這些事都有認知,面對財務目標還有什麼好拖延的?自然而然的我們在每筆消費時,心裡有那把尺,而且是無法動搖的尺,不會輕易妥協,不會拖延。

所以鼓勵大家持續學習。只要願意學,我們都有機會成為那個改變家庭一輩子的媽媽!

方法6:強化動機不再有藉口

最後一個方法也是最關鍵的:強化你的內在動機。

如果這個目標是你真正想要的,一定要好好強化這個目標的內在動機。

像是壹珊教練想規劃小朋友的教育金,但一開始完全沒概念。所以她報名國外管理學院的說明會,還把兒子拉去,為了加強兒子的內在動機。

現場有學制說明、學生經驗分享、還有最關心的費用…最後數字是:3年250萬。

有了明確數字,她就可以開始試算:

  • 還有幾年可以存這筆250萬?
  • 這是短中長期的哪種財務目標?
  • 可以放在幾%報酬率的投資工具?
  • 每個月要定期定額存多少?

目標數字化,行動更明確。為了達成目標,你自然會從生活開銷做取捨。也許原本一年出國2~3次,為了存教育金改成一年一次,把旅遊預算挪到教育金帳戶。

因為這是真正想要的,就不會糾結,不會拖延。

壹珊教練還發現附加好處:帶兒子去說明會強化了他唸英文的動機!真是一舉數得!

所以不管你有什麼財務目標,存教育金、房屋頭期款、環遊世界基金、退休金準備,一定要好好思考,強化這個目標的動機。

小編的話:成長只需要一些陪伴和支持

整理完壹珊教練的分享後,小編自己也很有感觸。拖延不是什麼大毛病,而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了解這一點後,我們就不用再責怪自己,而是用對的方法來引導大腦。

讓我們快速複習這6個方法:

  1. 從小小的目標開始:餵養原始腦簡單指令
  2. 5分鐘法則:開始了才會有感覺
  3. 揪團:找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激勵監督
  4. 尋求專業:突破拖延卡點
  5. 持續學習:看見財務全貌就不會拖延
  6. 強化動機:不再有藉口拖延

壹珊教練說:「成長有時候只是需要一些鼓勵、一些陪伴和一些支持,就能讓我們在想要的目標再往前一點!」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有人陪伴、有人推一把。

讓我們在財務這條道路上,持續前進吧!

從今天的小小一步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Share: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