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小編最近和幾位記帳陪跑教練聊天時,發現大家都在忙同一件事,規劃明年度的預算。這讓我想起雅鈞教練和Mimi教練之前在LiveTalk中分享過的內容,她們用很生活化的方式講解如何制定年度預算,本篇就把這些實用的方法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雅鈞教練當時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規劃家庭財務目標時,要先找到一個讓自己開心、充滿安全感的目標。比如她自己就把明年想帶女兒去的海外家族旅遊編進預算裡。
當目標跟生活連結在一起,就會更有感覺、更有動力去執行。
為什麼要編列年度預算?不只是數字管理
小編印象很深刻的是Mimi教練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怎麼分配預算,就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選擇,吃什麼早餐、聽什麼音樂、怎麼安排周末,但如果對金錢沒有規劃,就像開車沒開導航一樣,可能會在路上繞來繞去,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編列年度預算其實有兩個很重要的價值:
- 第一個是讓資源有效分配:當我們知道有多少錢可以用,就能把錢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聰明花費之後,存下來的錢才有機會透過投資慢慢增值。這不是省錢,而是讓每一塊錢都發揮最大效益。
- 第二個是看見努力的方向:有時候編完預算會發現,想要的生活跟現實有落差,但這其實是好事。至少我們知道還需要努力多少、或是哪些花費可以調整。這比焦慮的覺得好像存不到錢要實際得多。
三層預算管理法:從大方向到日常執行
很多人記帳一陣子後會發現,光記帳還不夠,預算管理才是真正讓存款增加的關鍵。教練們分享了一個很實用的概念,用三個層次來管理預算:年度預算、月預算和週預算。
這個方法最棒的地方是,它不會讓你一開始就被一整年的數字嚇到,而是可以從小地方開始做起。
年度預算:把可預見的大筆開銷列出來
年度預算聽起來很龐大,但其實就是把一年中會固定出現的大筆開銷先抓出來。
舉例來說,雅鈞教練家的年度預算會包括:
- 12個月的生活費
- 房屋相關費用(房貸、管理費、水電)
- 孩子的註冊費(通常是學期初)
- 旅遊費用(這是她們家的開心預算)
- 各種稅金(牌照稅、房屋稅、所得稅、燃料稅、地價稅)
- 保險費
- 過年紅包和三節送禮
小編覺得最重要的是事先知道這些費用什麼時候要繳。如果能提前把錢像分期付款一樣存進專款專用的帳戶,到了要繳費的時候就不會慌張,也不用挪用其他帳戶的錢。
月預算:為每個月的特殊狀況保留彈性
年度預算抓的是大方向,但每個月的生活不可能完全一樣。可能這個月有家人生日、下個月要參加朋友婚禮、12月有聖誕節要慶祝。這些就可以事先編列到當月的預算裡。
小編特別喜歡這個部分的彈性:如果這個月真的遇到突發開銷(比如收到紅色炸彈),可以從其他月份有盈餘的地方調整過來。重點是整體不超過年度預算,也不要挪用未來的錢。
週預算:最容易上手的入門方式
這個是小編覺得最實用的部分!要馬上說出一整年的預算很難,但要說下週有什麼要花的錢,就簡單多了。
所以如果你從來沒有編過預算,可以從週預算開始練習。先記錄這週的開銷,邊做邊調整,只要確保每週加起來不超過月預算就好。這就是珊迪兔老師常說的「以週保月、以月保年」概念,每週控制好,每月就不會失控;每月控制好,一整年就能存到錢。

記帳是一切的基礎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我怎麼知道該編多少預算?」
小編整理教練們的經驗後發現,答案其實就在記帳裡。
當你記帳一段時間後,就會像蒐集到自己的消費數據一樣,可以清楚看到:每個月房貸要繳多少、伙食費大概多少、孩子的學費是多少。有了這些數據,編預算就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根據真實狀況來規劃。
雅鈞教練分享過一個很貼切的比喻:記帳就像蓋房子的地基。它雖然不會直接讓你變有錢,但會讓你有踏實感,知道自己每個月有多少錢能用、能存多少。在預算內花費,就不會不小心超支。
Mimi教練也提醒,檢視預算時可以看看有沒有習慣性浪費的地方,但不要過度壓抑自己。如果為了省錢搞得生活很痛苦,反而容易放棄理財這件事。
預算是在規劃想要的生活
小編覺得最有感觸的是這個部分:預算不只是在管錢,更是在規劃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雅鈞教練編完明年的預算後發現,這個過程讓她重新思考很多事情。比如:
- 是不是可以偶爾增加外食次數,讓自己休息一下?
- 要不要請人來家裡做清潔,給自己喘口氣的時間?
- 想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這需要多少預算?
Mimi教練也特別提醒媽媽們要記得愛自己。想要醫美、按摩、做臉,都可以編進「愛自己預算」裡。開心的媽媽,才有開心的家庭。
小編覺得這個觀點真的很重要。當我們清楚知道想要的生活需要多少錢,就能看見還有多少努力空間。這份清晰甚至可能成為動力,讓我們開始思考是不是能創造額外收入。
新的一年,從預算開始掌控生活

整理完這些內容,小編自己也躍躍欲試想要來規劃明年的預算了!其實預算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在問自己:「明年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不過小編也知道,很多媽媽會覺得「看起來都懂,但實際做起來就是不知道哪裡卡住」。如果你也想從記帳開始,一步步建立屬於自己家的預算系統,很推薦60天記帳陪跑計畫。
這個計畫最棒的地方是有教練一對一陪伴。8週的時間裡,教練會陪你討論和溝通,幫你找出財務盲區,創造專屬於你的預算計畫。
像是本篇分享的雅鈞教練和Mimi教練,她們就有不同的陪伴風格。雅鈞教練擅長用生活化的方式拆解預算概念,幫助媽媽從週預算開始建立信心;Mimi教練則更注重目標導向,會引導媽媽思考「為什麼要存錢」、「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你想體驗特定教練的陪伴風格,可以在報名時指定雅鈞教練或Mimi教練。不過實際安排會以教練時間為主,也可能由其他同樣專業的教練為你服務,每位教練都經過完整培訓,能提供專業的陪伴。
如果想先在群組裡和其他媽媽一起學習、交流理財心得,也歡迎加入8週存款成長營LINE社群。每週三中午還有LiveTalk分享實用的理財小技巧,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積財商知識。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不妨趁著年底這段時間,好好為明年規劃一個清晰的財務藍圖。記住,預算不是限制,而是讓我們更有方向、更有掌控感地過想要的生活。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