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理財第一步:從混亂到有序的金錢管理
部落格小編最近收到很多新手媽媽的私訊,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我以前從來不管錢的事,都是老公在處理,但現在有了寶寶,突然覺得我也該學理財了,可是完全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看到這些訊息,我想起了一位學員曾經跟我分享過的話:「當媽媽之前,覺得理財是另一半的事;當媽媽之後,才發現理財是全家人的事。」 如果你也正處在這種「想學但不知道怎麼開始」的理財覺醒期,這篇文章就是專門為你寫的。 為什麼新手媽媽特別需要學理財? 責任感突然變重了 以前花錢只要考慮自己,現在卻要為孩子的未來負責。教育金、保險、日常開銷…每一筆支出都讓你開始思考:「這樣花錢對嗎?」 金錢角色重新分配 可能你以前沒有主動參與家庭財務管理,讓另一半處理所有財務決定,但當了媽媽後發現,育兒支出的細節只有你最清楚,不參與理財就無法掌握家庭財務的全貌。 收入結構改變了 不管是暫時離職、減少工作時間,還是增加育兒相關支出,家庭的金錢流向都和以前不一樣了,需要重新建立管理方式。 面對這些改變其實不用太過焦慮,因為這反而是你開始真正掌握財務主導權的好機會! 新手媽媽理財的3大迷思 在開始學理財之前,小編先跟大家破解幾個常見的迷思: 迷思一:「我數學不好,學不會理財」 理財不是數學考試,重點不在計算複雜的公式,而在於建立管理金錢的好習慣。所以只要會加減乘除,就足夠了! 迷思二:「沒錢還談什麼理財?」 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即使預算緊張,學會分配每一塊錢、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也是很重要的理財技能。 迷思三:「理財就是要投資賺錢」 對新手媽媽來說,理財的第一步不是投資,而是「管理」。先學會記帳、預算、存錢,建立穩固的財務基礎,再考慮投資。 從混亂到有序:新手媽媽理財4步驟 破解幾個常見的迷思後,就要進入實際執行的部分了! 別擔心,小編把步驟整理得很簡單,跟著做就能慢慢看到改變! 第一步:理解你的金錢現況 不用害怕面對數字,先從「看懂」開始。 坐下來花30分鐘,把以下資訊寫在紙上: 這個步驟的目的不是要做到分毫不差,而是讓你對家庭財務有「大概的概念」。很多媽媽做完這一步就鬆了一口氣,原來家裡的錢沒有想像中混亂。 第二步:開始簡單記帳 選擇最不會給你壓力的記帳方式。 新手媽媽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記帳方法要越簡單越好: 手機記帳APP:推薦使用有分類功能但操作簡單的APP,花3秒記錄就好。 信封分類法:把每月預算分裝在不同信封裡(生活費、育兒費、娛樂費),花完就沒了。 週記帳法:每週花10分鐘回想本週的主要支出,不用每筆都記,記住大項目即可。 記住,記帳的目的是幫你了解錢花到哪裡去了,不是要折磨你。如果某個方法讓你覺得有壓力,就換一個! 第三步:設定簡單的預算分配 用「三分法」開始你的預算規劃。 把家庭收入簡單分成三大塊: 這個比例不是標準答案,而是一個起點。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重點是開始有意識地分配金錢。 第四步:建立家庭財務溝通 讓另一半成為你的理財夥伴,而不是局外人。 很多新手媽媽開始學理財後,會遇到另一半不配合的問題。建議你: 定期財務會議:每月找個輕鬆的時間,一起檢視支出狀況,討論下個月的預算安排。 分工合作:不一定要兩個人都記帳,但可以分工負責不同類別的支出管理。 目標一致:一起討論短期和長期的財務目標,讓理財變成共同努力的方向。 給理財新手媽媽的實用建議 從「夠用」開始,不要追求完美 剛開始理財時,目標不是要做到「完美無缺」,而是要「夠用就好」。記帳記個大概、預算抓個範圍、存錢存一點點,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善用育兒津貼和補助 這是小編研究過後發現很多媽媽會忽略的!政府有很多育兒相關的津貼和補助,像是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生育給付等,記得去申請!這些錢可以成為你們家理財的重要資源。 建立「媽媽專用基金」 除了家庭共同的儲蓄目標,建議你也為自己設立一個小小的「媽媽基金」,可能是100元、500元都沒關係,這是專門給你買喜歡的東西、或是學習成長用的錢。 這不是自私,而是提醒自己:即使當了媽媽,你依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權利為自己的快樂和成長投資。 尋找學習資源和社群 理財路上不要一個人孤軍奮戰。可以加入媽媽理財社群、追蹤相關部落格、聽Podcast,或是找一位有經驗的朋友當你的理財導師。 如果你希望有更多陪伴和指導,MomPower […]
新手媽媽理財第一步:從混亂到有序的金錢管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