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其實有公式?兩位媽媽教練的《拿鐵因子》實用閱讀分享

你有想過財富自由其實是有公式的嗎?不是那種複雜的投資計算,而是三個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生活秘密。 部落格小編最近聽了一場很特別的週三LiveTalk,是由記帳陪跑教練Mina和Althea一起進行的實用閱讀分享。她們用輕鬆對話的方式,帶大家深度解析《拿鐵因子》這本經典理財書,讓我聽完後有種原來理財可以這麼簡單的感覺! 本篇把這場精彩的雙人分享整理成文章,特別是她們提到的財富自由三個秘密,真的很適合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新手媽媽們。 從生活小儀式看見習慣的力量 這場分享很有趣,一開始兩位教練聊起各自的工作前儀式。 Mina教練習慣每天開工前先喝一杯中杯美式咖啡,這是她進入專注工作前的專屬儀式。Althea教練則有不同的流程:打開行事曆確認今天要做的事,然後到測驗打字速度的網頁練習5分鐘,才開始正式工作。 聽起來像是無關緊要的小習慣,但這其實跟《拿鐵因子》書中的核心觀念息息相關:習慣的力量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分享中提到,習慣其實是一種很省力的模式,我們的大腦都喜歡輕鬆不費力的。 想想看,我們每天有多少行為是在無意識中重複進行的? 理財也是一樣,與其靠意志力強迫自己記帳或存錢,不如把這些行為設計成自然而然的習慣。 具體的做法包括把記帳跟生活中某個固定行為綁在一起,比如設定固定時間播放一首特定音樂,在歌曲播完前完成當天的記帳。或者像Althea教練分享的實用例子:為了每天美美上班但不想煩惱穿搭,乾脆把衣服制服化,選定幾套類似款式輪流穿,既節省選擇的時間,又能維持良好形象。 這些小小的調整,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自己有了大大的進步。當我們把理財變成習慣,就不用每次都消耗意志力去「決定」要不要記帳、要不要存錢,而是自然而然地執行。 財富自由第一個秘密:先付錢給自己 《拿鐵因子》提到的第一個致富秘密是先付錢給自己。這個概念用飛機安全宣導來理解最貼切: Mina教練用這個比喻解釋:「空服員總是提醒乘客,遇到緊急狀況要先替自己戴上氧氣面罩,再去協助他人。這不是自私,而是確保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這個觀念對很多媽媽來說特別重要卻也特別困難。分享中特別提到,家長們都容易先想到孩子,想把最好的給他們。但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去照顧其他人。這種心態是一種讓善意及能力都可以延續下去的生活智慧與態度。 在理財上也是同樣道理,只有先照顧好自己的財務安全,才有餘力去支持家人、幫助他人。很多人工作忙碌一整天,回家做完帳務記錄後發現,雖然花了不少錢,但生活卻缺少了成長感。我們常常忘記要為自己的學習、健康、未來做投資。 先付錢給自己不只是指存錢,也包括投資自己的成長。 這裡的投資自己可以是很具體的行動:為自己買一門有用的課程、定期健康檢查、或者每個月固定存一筆錢作為未來的安全感。 當我們開始重視自己的價值,自然就會做出更有利於長期發展的財務決策。 財富自由第二個秘密:好習慣勝過列預算 第二個秘密是養成習慣,而且書中特別強調:好習慣勝過列預算。 分享中提到自律性的習慣不太容易長期執行,所以建議把每天需要進行的事情,慢慢規劃設定成一個自動進行的系統,讓任務可以更自然而然地進行與完成。 從大腦運作的角度來看,有一個好的習慣,其實會比我們不停思考要怎麼做來得容易很多。固定的選擇模式可以讓大腦不用每次都費力思考,自然就能持續下去。 很多人理財失敗,不是因為不懂方法,而是無法持續執行。傳統的預算制定往往很理想化,列出密密麻麻的支出項目和精確金額,但現實生活中總有各種突發狀況打亂計畫。 與其花時間做完美的預算表,不如專注於建立幾個關鍵的理財習慣。比如養成每次想買非必要物品時,先等24小時再決定的習慣,或是每月固定轉帳一筆錢到儲蓄帳戶的習慣。 習慣的建立需要從簡單的地方開始。 就像把複雜的選擇簡化成固定模式一樣,理財習慣也要選擇容易執行的項目,讓大腦不會感到負擔。當第一個習慣穩定後,再慢慢加入其他習慣。 好習慣會產生複利效應,一個小習慣會帶動其他正向改變,逐漸建構出穩定的理財體系。這樣的方式比一次性的大改變更容易成功,也更能持續下去。 財富自由第三個秘密:現在就過富足的生活 第三個秘密可能是最顛覆的:現在就過富足的生活。 分享中提出一個很棒的問題:「你每天做的事情和選擇,有讓你離夢想更近了嗎?」這個夢想不需要很遠大,可以只是一件你現在想做的事情。 對這個觀念有很深的感觸:我們很多時候都被『財務自由』搞得很焦慮,想著財務自由之後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我們明明就可以從現在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等到財務自由啊。 很多人把財務自由當作遙遠的目標,覺得要等到有了足夠的錢才能開始享受生活、追求夢想。但《拿鐵因子》提醒我們,富足不等於有錢。富足生活並非單純靠金錢衡量,而是時間、健康、人際、成長與價值感的平衡。 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態與價值,創造屬於自己的富足生活。 Althea教練分享了很真實的人生感悟:「我25-30歲的時候是樂天派,覺得每個月有薪水,有存一點錢,也很開心花錢,生活就很幸福。到了30歲結婚、有小孩、轉職、想買房子等等,雖然發現20幾歲的自己沒有什麼規劃,但同樣地也沒有留下什麼遺憾。該玩的玩過了、該買的買過了,也可以穩下心來朝向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前進。現在40歲了,不會那麼恐慌,稍微有一點自信地說自己是有走在理財的路上。」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富足定義,重點是在當下的條件中找到平衡和滿足感。財務規劃是為了支持這種富足生活,而不是為了累積財富而犧牲現在的快樂。 重新理解「拿鐵因子」的真正意義 很多人誤解「拿鐵因子」是要大家省下每一杯咖啡,變成苦行僧般的生活。但書中的真正意思是:拿鐵因子只是一個比喻,是指那些可花可不花的非必要支出。不是要求自己變成一個吝嗇的人,而是知道哪些該花,哪些可以有其他方法來替代花費與支出。 分享中也提到很重要的觀點:每個人所需要花的錢和想要花的錢,都是不一樣的。舉例來說,如果某個人出入都搭計程車,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奢侈,但也有可能這個人是坐輪椅、行動不便,所以才需要這樣的服務。對他而言,這些花在計程車上的錢,就是他的「需要」了。 每個人的必要支出都不一樣。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前的咖啡是重要的儀式感,那就是值得的花費。重點不是完全不花,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花這筆錢,以及這筆錢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 我們真正要檢視的是那些無意識的支出,那些可花可不花卻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的費用。當我們開始有意識地檢視支出,自然就會做出更符合長期利益的選擇。省下來的錢可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投資自己的成長、家人的教育,或是實現真正想做的事情。 兩位教練帶來的陪伴力量 聽完這場雙人分享,我深深感受到陪伴學習的價值。兩位教練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讓原本可能艱深的理財觀念變得親近易懂。她們不只分享書中理論,更融入各自的生活體驗和實際觀察,讓聽眾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應用。 兩位教練的不同背景和觀點互相補充,Mina教練偏向理論整理和系統思考,Althea教練則更擅長生活實例和人生感悟,這樣的組合讓內容更豐富完整。對於想要學習理財的媽媽們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偏好選擇更適合的教練風格。 理財其實不需要孤軍奮戰。有專業教練的指導,加上同儕的鼓勵,更容易建立穩定的理財習慣。如果你也想要有專業教練陪伴你實踐《拿鐵因子》的觀念,我們MomPower的記帳陪跑服務就是專門為媽媽們設計的。你可以指定Mina教練或Althea教練為你服務,不過實際安排會以教練們的時間為主,也可能由其他同樣專業的教練為你提供服務。 立即行動:免費加入學習社群 如果你也想聽到更多這樣的精彩分享,我們每週三中午都會在「8週存款成長營LINE社群」舉辦LiveTalk,由不同的專業教練分享實用的理財技巧和人生智慧。 這個社群完全免費加入,而且有很多同樣在學習成長的媽媽們互相鼓勵支持!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加入我們: 👉 立即加入8週存款成長營LINE社群 結語:財富自由從今天的選擇開始 《拿鐵因子》教給我們的三個秘密:先付錢給自己、養成好習慣、現在就過富足的生活。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是很深刻的人生智慧。透過兩位教練的分享,我們看到這些觀念如何在真實生活中實踐和體現。 真正的財富不只是銀行帳戶的數字,更是對生活的掌控感、內心的安全感,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而這些,都可以從今天開始培養。 […]

財富自由其實有公式?兩位媽媽教練的《拿鐵因子》實用閱讀分享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