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的夫妻理財分工:讓錢不再是吵架主因

我每天記帳、控制預算,老公只管賺錢從不過問。結果月底一看帳戶,錢還是不夠用,他卻質問我:「妳到底把錢花去哪了?」我真的好委屈⋯為什麼理財都是我一個人的事? 這個故事讓小編想起很多媽媽的困境。當了媽媽後,突然多出好多財務責任:記錄寶寶的花費、規劃教育基金、比價奶粉尿布⋯可是另一半呢?好像只要把薪水匯進來,其他的事就跟他無關了。 其實理財從來不該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需要夫妻分工合作的家庭任務。本篇小編想跟大家聊聊,新手媽媽和另一半該如何做好理財分工,讓金錢管理不再是妳獨自扛的壓力,而是兩個人一起努力的目標。 為什麼夫妻理財分工這麼重要? 在進入具體方法之前,小編想先和大家聊聊:為什麼理財分工這麼重要? 1. 避免理財孤島現象 很多家庭會陷入一種狀況:一個人管錢,另一個人完全不知道家裡的財務狀況。這就像是在家裡蓋了一座理財孤島,管錢的人孤軍奮戰,壓力山大;不管錢的人則覺得反正有人處理就好,完全無感。 當家庭遇到財務困境時,兩個人就會互相指責:「都是你亂花錢!」、「你根本不知道我有多辛苦!」吵架就這樣開始了。 2. 發揮各自優勢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有人對數字敏感,適合管帳;有人擅長規劃,適合做財務目標設定;有人善於資訊收集,適合研究投資工具。 好的理財分工,就是讓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而不是把所有責任丟給一個人。 3. 建立共同目標感 當兩個人都參與理財,就更容易建立我們在一起為家庭努力的感覺。這種共同目標感,會讓夫妻關係更緊密,也更有動力一起存錢、一起達成目標。 從小編接觸過的許多家庭來看,理財分工明確的夫妻,不但較少因為錢吵架,存錢速度也往往更快。因為兩個人都知道家裡的狀況,都願意為了共同目標努力。 新手爸媽常見的理財分工失衡問題 在談解決方法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新手爸媽最常遇到的理財分工問題: 問題1:全丟給一人負責型 「反正你比較懂理財,家裡的錢都交給你處理就好。」結果就是一個人扛下所有理財責任,另一個人完全不參與。 為什麼會有問題? 問題2:各管各的型 「我管我的收入,你管你的支出,互不干涉。」聽起來很公平,但實際上卻可能造成更大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問題? 問題3:一人賺錢一人花型 「我負責賺錢,你負責花錢管家。」這種分工看似傳統,但在家庭中容易產生爭執。 為什麼會有問題? 看到這裡,妳是不是也發現自己家有類似的狀況? 別擔心,接下來小編要分享具體的分工方法,幫助夫妻建立更平衡、更有效的理財分工。 夫妻理財分工的3大核心原則 在分配具體任務之前,小編想先和大家分享三個理財分工的核心原則。掌握這三個原則,你們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家的分工方式。 原則1:責任共擔,而非任務對分 很多人以為理財分工就是你做這個、我做那個,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建立我們一起負責的心態。 即使是一個人在做記帳,另一個人也要定期了解財務狀況;即使是一個人在研究投資,重大決策還是要兩個人一起討論。這不是互相監督,而是互相支持。 原則2:依據能力與興趣分配,而非性別刻板印象 不要預設女生比較細心所以要記帳或男生比較懂投資所以要管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應該根據實際狀況來分配。 好的分工問題應該是: 原則3:保持彈性,願意調整 家庭狀況會改變,每個人的能力和時間也會改變。分工不是一翻兩瞪眼的決定,而是可以隨時調整的彈性安排。 後面小編會分享具體的定期檢視方法,幫助你們持續優化理財分工。 具體的理財任務分工建議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家庭理財到底有哪些任務?以及可以怎麼分工? 日常理財任務清單 小編把家庭理財任務分成四大類,幫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可以如何分工: 類別A:日常金流管理 分工建議:可以一人記帳,一人覆核。 例如一個人負責每天記錄,另一個人每週檢查一次帳目,看看有沒有遺漏或異常。 類別B:財務規劃與目標設定 分工建議:這類任務需要兩個人一起討論決定。 可以每月固定找一個時間(例如月初的某個週末),一起坐下來討論這個月的財務規劃。 類別C:投資與資產管理 分工建議: 可以「一人主研究,一人做把關」。對投資比較有興趣的人負責研究,但重大投資決策一定要兩人討論後才執行。 […]

新手媽媽的夫妻理財分工:讓錢不再是吵架主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