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重返職場財務規劃:新手媽媽的收入重建計畫
小編最近和幾位新手媽媽聊天,發現大家都有類似的心情: 「孩子快一歲了,我在想要不要回去上班…」 「可是托育費好貴,扣掉托育費後我的薪水剩多少?」 「老公說家裡財務還可以,但我總覺得不太安心…」 「如果我回去上班,家裡財務會變好嗎?還是更累而已?」 這些掙扎,小編都聽到了。 這篇文章想陪妳從財務角度來看重返職場這件事,幫妳釐清: 如果妳在考慮重返職場,財務上該準備什麼、怎麼規劃,才能讓這個決定真正改善家庭狀況,而不是換來另一種焦慮。 為什麼要談財務準備,而不只是要不要回職場? 很多媽媽在考慮要不要回職場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托育費vs.我的薪水,划算嗎?」 但小編想提醒的是,重返職場不只是一筆收支計算,而是整個家庭財務的重新調整。 如果妳只算「薪水-托育費=剩多少」,很容易得出好像不划算的結論。但這樣的計算忽略了幾件重要的事: 所以這篇文章想帶妳從短期成本走向長期規劃的視角,重新思考重返職場這件事。 重返職場前的財務評估:3個妳該先釐清的問題 在決定要不要回職場之前,小編建議妳先做一次完整的財務評估。這不是要嚇妳,而是讓妳更清楚自己的選擇。 1. 目前家庭財務的真實狀況是什麼? 很多媽媽對家裡的財務狀況其實是模糊的: 建議行動:花一週時間,把這些數字全部列出來。不用很精確,但要有概念。 如果妳發現自己對這些數字完全沒概念,或者列出來後發現每個月都在吃老本,那麼重返職場可能不只是選項,而是必要的財務調整。 2. 重返職場後的收支會變成怎樣? 接下來妳需要預估重返職場後的財務變化: 收入面: 支出面: 很多媽媽算到這裡就卻步了:「扣一扣好像沒剩多少,那我何必回去上班?」 但小編想提醒妳: 不要只看第一年的數字。孩子會長大,托育費會降低,妳的薪資會隨著資歷成長,妳的職場網絡和技能會累積,把時間拉長到3年、5年來看,妳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3. 如果不回職場,妳的B計畫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重要,但常被忽略。 如果妳決定暫時不回職場,那麼: 小編想說的是:不管妳選擇回職場或不回,都該有財務備案。這不是悲觀,而是為家庭多一層保障。 重返職場後的收入重建計畫:4個實用策略 如果妳評估後決定重返職場,那麼接下來的收入重建計畫就很重要。這不只是找到工作而已,而是如何讓這份收入真正改善家庭財務。 策略1:重新設定家庭財務分配 重返職場後,妳有了自己的收入,這時候就該重新設定家庭財務分配方式。 建議方式:5帳戶分配法 重點是妳的收入不是補貼家用而已,而是有明確的分配目標。 💡 小編貼心提醒:不知道怎麼做家庭財務分配嗎?我們MomPower的60天存款成長計畫有專屬教練會帶妳一步步梳理家庭財務,,從看懂金錢流向開始,找到最適合你們家的財務分配方式。 策略2:先解決緊急預備金缺口 如果妳在上面的財務評估中發現緊急預備金不足,那麼重返職場後的第一個目標應該是:補足緊急預備金。 為什麼?因為緊急預備金是家庭財務的安全網。有了這筆錢,妳才能安心做其他規劃。 建議目標:採取階段性策略 執行方式: 用收入的20-30%來累積緊急預備金,同時善用年終、紅包等額外收入,並且給自己1-2年的時間慢慢達成。 當妳知道家裡有筆救急的錢,妳的財務焦慮會減少很多。 策略3:建立職涯成長基金 很多媽媽重返職場後會發現:自己的技能落後了、知識不夠新、需要進修。 小編建議:從收入中撥出一些預算作為職涯成長基金。 這筆錢可以用來上課進修、考證照、買專業書籍、參加產業活動。不要捨不得投資自己,妳的技能提升,就是家庭收入提升的最佳保障。 策略4:設定收入成長目標 重返職場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建議妳為自己設定3年的收入成長目標: […]
產後重返職場財務規劃:新手媽媽的收入重建計畫 Read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