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增加收入卻連覺都沒得睡?先讓寶寶睡過夜,媽媽才有重新開始的空間

有些媽媽想在家增加一點收入,但家裡有新生兒,根本別說創業或接案了,連洗澡都像打仗,更別說有時間靜下來思考未來。

那種「想做點什麼」的心,被日夜顛倒的生活打到幾乎快看不到。光是能完整吃一頓飯、坐下喝口水,都變成奢侈的幸福感。

有一陣子,我連「我還想做什麼」這件事都覺得太遙遠。每天腦袋像爛泥,連刷牙時都在想「寶寶什麼時候會醒」。甚至有時候寶寶明明睡得好好的,我卻好像聽見他在哭。

那一刻我心裡默默浮現一種無力感:「所以我接下來的人生,就是一直在哄睡、一直在等下一次醒來的哭聲嗎?」

這時候其實最影響媽媽生活品質的一件事,不是有沒有工作機會,也不是副業能不能立刻賺錢,而是寶寶到底能不能讓妳睡一覺。

沒睡飽的狀態,讓人難以思考、無法好好調節情緒,更別說計畫未來。睡眠變成了一切可能性的起點。

如果妳也正在「我想做點什麼,但我好累」的時期,也許可以從最根本的開始:先讓寶寶建立睡眠規律,讓自己有時間補眠、喘口氣,這樣才有可能重新找回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與方向。

今天想分享三個讓我重拾睡眠的小技巧。如果妳最近也快被夜奶打敗,希望這篇對妳有幫助。

技巧一:建立「白天有活動、晚上好睡」的規律

以前我總覺得寶寶一哭就要抱、哭了就要哄睡,但其實這樣會讓寶寶分不清白天黑夜。

後來我開始安排一些簡單活動(像是白天曬太陽、講故事、做做寶寶操),慢慢幫寶寶建立白天活動、晚上休息的規律。寶寶就逐漸知道,白天是有光、有互動的,晚上是安靜、可以睡覺的時間。

簡單來說,我就是讓他白天多動一點、累一點,他晚上就比較有機會睡。

小提醒:白天活動不一定要很激烈,但要有光、有聲音、有互動。這樣寶寶才有機會認識時間,進而慢慢調整作息。

技巧二:睡前流程要固定,幫助寶寶「知道要睡覺了」

我們家後來固定每晚六點半洗澡、七點餵奶、七點半念故事、八點熄燈。每次照這流程做,寶寶就越來越能預期「喔,這些做完就該睡了」。

以前我很排斥那種一板一眼的育兒方式,覺得會不會太死板?但後來真的累到不行,我試著把流程定下來,結果效果超出預期。寶寶其實比我想像中還要需要「規律」。

小提醒:不需要安排太複雜的流程,重點是每天一樣。「每天一致」這件事,會給寶寶很大的安全感。

技巧三:半夜醒來先觀察,不要急著抱

以前寶寶一有動靜我就衝過去餵奶,後來才知道很多寶寶半夜哼哼唧唧是「轉換睡眠週期」,不一定需要介入。那時候我常常是寶寶根本還沒醒,我就先把他抱起來,結果反而把他吵醒了。

我真的有過超多次半夜像殭屍一樣抱他起來,結果我自己整晚沒睡,抱到眼神死。後來某次真的太累了,我決定先觀察一下,結果他翻個身又睡回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時候根本不用我!

小提醒:如果寶寶是真的大哭或明顯不舒服,當然還是要安撫。但不是每聲哼唧都等於「需要妳」,有時候他其實比妳想像中更有能力進入下一個睡眠循環。

每天多睡一點,就是進步的開始

我知道每個寶寶的作息都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情況也不一樣。有些方法可能對別人有效,對妳卻沒什麼用;但也可能某個小步驟,就剛好解決了妳正在卡關的那一段。

所以如果妳現在正熬夜熬到快崩潰,不妨試試這三個方法,看哪一個對妳們家有幫助。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只要今天比昨天多睡一點點,就已經是前進了。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就是媽媽最真實也最值得鼓勵的成就感。

那段每天凌晨哭著餵奶的日子,我記得很清楚,但我也記得,第一天寶寶睡滿六小時的那個晚上,我感動到差點開香檳(雖然根本沒力氣)

那晚之後,我才開始覺得:也許我真的能慢慢把生活找回來一點。

延伸閱讀

如果妳最近也在想:等寶寶睡穩後,能不能開始在家接案、兼職或增加一點收入? 這裡有兩篇文章可以陪妳慢慢思考,從現實出發,也從心裡出發:

➡️《媽媽如何增加收入?先看清錢怎麼流,再讓副業成為真正的幫手》 帶妳從記帳與資源盤點開始,穩穩走出自己的副業路,不再只是「想做卻好焦慮」。

➡️《新手媽媽職涯怎麼選?全職、回職場、接案在家,哪種生活最適合你?》 幫妳整理各種選項的優缺點,幫助你釐清什麼最適合當下的妳。

這篇內容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整理的,提供給跟我一樣曾經睡眠崩潰的新手媽媽參考。不過每個寶寶真的不一樣,如果妳試了還是不行,也可以考慮找育兒顧問或專業醫師幫忙,別讓自己一個人撐太久。

Share: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