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22

還在猶豫買老宅還是新屋?看看怎麼選對自己CP值最高!

(圖片來源:freepik) 作者:好厝HOWTRUE 「豪想住豪宅RRRRRRR!可是帝寶好貴我沒那麼多錢……T_T」 相信上面這段應該是不少人的心聲,雖然有些誇張,但還是突顯出大部分的一般人即使手頭上攢了一點錢,迫於有限的預算考量仍得東挑西選四處比較;看看人家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當初路過看到陽明山上的別墅「銘園」,當場就能開價九億,霸氣側漏令人好生羨慕啊!(雖然還是沒買成就是了) 那像我們些沒這麼多錢的辛苦人家該怎麼辦呢? 可以先從決定買房策略和種類選擇著手囉! 同樣是在台北市工作,有些人選擇買在基隆、桃園等地區的房子每天通勤,也有人先在市區租房,慢慢看物件等日後自備款足夠了再進場。兩種策略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還沒蓋的、剛蓋好的、蓋好好幾年的,不動產雖然是相當保值的商品,但還是得注意折舊等問題,不同種類的價位當然也不同,端看各位看倌怎麼選才對自己CP值最高囉! 本文同步刊登於好厝

十個細節決定35歲之後的財富,你做了幾項?

(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好厝HOWTRUE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投資理財這檔事有些人聽到便嫌麻煩,也有些人過度熱衷,汲汲營營無法自拔。但筆者認為理財應該分為三個階段: 理清財務,理解財富,管理財富 你得知道現在自身的資產負債財務狀況,了解每個月的收入支出和現金流;再談建立自己的財商,懂得如何去和錢做朋友,和每種投資管道會面對的獲利率和風險;最後才是談到資產配置的部分。大部分的人對理財的既定印象會停留在「管理財富」的階段,然後會發現自己全身上下根本沒幾個子錢,覺得談理財根本是浪費時間便立馬放棄,忽略前面兩個階段當然會讓理財失去意義。以下為各位介紹十個你得注意到的理財細節: 1. 開始記帳 前面提到理財的第一步便是「理清財務」,這時記帳便是你的輔助工具。不過純粹記帳並不會讓你變有錢,他的功能只是幫你認識到自己花費的習慣,進而改變習慣,能夠控制消費做到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2. 檢視自身消費習慣 「周年慶」、「買一送一」等等各種降價折扣總是讓人手癢,感覺不花錢對不起自己。但在理財的路上衝動性消費會讓你因為貪小便宜浪費更多。另外一種情形則是「拿鐵因數」,指人們每天生活中如買杯咖啡般可有可無的習慣性支出,假設拿鐵咖啡一杯50元,每天喝一杯,一年後累積的開銷為超過18000元!不過每個人的興趣點、關註點不同,有些常態消費卻是自己的人生樂趣,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認定。找對自己的「拿鐵因數」,然後毫不猶豫地將其削減,才有現實意義。 3. 生活及消費超過收入 現今的分期付款專案非常方便,但也因為化整為零的分期付款方式,會讓很多人誤以為每個月只有幾千元的支出,還不至於超過每月的薪資所得。等到年底結算的時候,才發現過度的分期消費已經耗盡我們的年度收入。 4. 信用卡費只繳最低金額 如果選擇僅繳最低繳款金額,剩下未繳清的費用就進入所謂的「循環信用帳戶」,銀行開始要妳付出高利息。並且在所繳的錢中,償還原來未還部分的本金只有2%,加上當月新增的消費金額的10%,其餘的都是循環信用利息,加逾期手續費等,當月新增的消費金額,到了下個月也是只有還本金的2%而已。 一般消費大眾並不瞭解信用卡本息攤還的比例,也因此會一直誤以為自己已經「還」了很多錢,然後會繼續的使用信用卡。只要繼續的使用信用卡,債務就會不斷的向上累積,所以負債金額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大。 5. 想投資卻不做功課 操作任何理財工具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相當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可是有的投資者對理財工具的基本知識和運行規律一無所知,看到別人賺錢就心動,結果盲目入市,把幾年來的積蓄都填進無底洞。有的雖然沒有被套牢,但由於對整體市場情況不瞭解,錯失高價位拋出的良機,而白白喪失賺錢的機遇。 6. 不買保險或買太多 有些人覺得自己沒錢就不買保險,但人生免不了大大小小的風險,發生意外和生病時唯有保險能幫你度過難關。適當的保險保障是分散自己財務風險的一種方式,透過各種險種,把各種人身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非投資型的保險仍有其必要性,花個不超過收入的十分之一去買個無後顧之憂還是划算的。 另外,對於預算有限的保戶而言,不一定要盲目堅持保險一定要買終身的,畢竟終身險的保費大都實在不便宜。可以考慮定期壽險有「小錢也可以買高保障」的特色,這樣的商品相當切合需求。 保單內容才是保障的關鍵,符合需求、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保險。 7. 專業能力的自我提升 俗話說開源節流,除了想辦法省錢控制支出外,努力增加收入也很重要。從收入中把部分預算準備出來,利用這些預算提升業能力,也許是必須參加專業課程的訓練、取得某種專業證照,或是增加外語能力等,薪水自然就可以增加了。 8.想要不等於需要 事實上,人「需要」的東西不多,但是「想要」的東西很多。而這些慾望若不妥善控制,往往是我們累積財富時一個龐大的阻礙。「想要」要看能力,不要讓「想要」的超過現有能力太多,分辨哪些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的。 9. 不同時期的理財計畫 人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理財規劃,青年、中年時期財務需求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不妨將高比例的資金投資於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當中;中年人收入高、工作繁忙,還可以採取定期定額購買基金的方式,以降低風險與平均投資成本;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弱,則應以穩固資產為主。 ​10. 活用身邊資源 講到每個人擁有的資源,除了錢跟人脈以外,別忘記「資訊」、「創意」、「知識」都是能造成行動和改變的無形資源,而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多加利用來交換的東西。但若像是「時間」、「體力」、「信用」等等,這些無形資源雖然看似也可再生,但絕對不能隨便揮霍,如何控管風險,保護自己有限的資源便很重要。 以上理財細節,你中了幾項? 本文同步刊登於好厝

二房東必學!教你如何抓成本算出最高投報率!

(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好厝HOWTRUE 前情提要:《當個二房東別當「惡」房東,輕鬆實現不動產套利術》 為什麼要當二房東? 在資金較為不足的時候,以租養租是很適合初期參與不動產參與的方式。尤其在近年房地合一稅開始實施後,想購屋短進短出需要付出的成本變高了許多,且目前整體房價的趨勢仍是緩跌的,也讓不少原本想進場房地產的投資者暫時卻步。 這時如果是當二房東,便能規避上述這些風險。 那如果當二房東,那些是必須注意的事情呢? 當然是成本、報酬率、出租率。 我們先從成本和報酬率的角度來看: 公證費用計算參考連結 ​租賃所得稅計算參考連結 了解這些會出現的成本之後,才有辦法去計算後續的投報率。舉例來說,承租一間40坪的三房兩廳月租3萬元,花五十萬元重新裝潢將其隔成5間套房,一間若出租9千元,等於一個月淨收入1萬5千元,光裝潢部分想回本就得花上近3年的時間,這還沒算上上述的其他支出與中間可能會有空租期及裝潢期間無法出租的成本。最後,考量成本之外便是選擇一個好的地點來當標的,畢竟房子總要租的出去才會有收入對吧! 本文同步刊登於好厝

投資有賺有賠,掌握這招讓你不怕市場波動!

(圖片來源:freepik) 作者:好厝HOWTRUE A與B是兩位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在瞬息萬變的投資市場上兩者皆有一套自己的策略。 A追求的是無視漲跌的穩定獲利,操作上以維持年報酬率至少10%左右為主;B則擅長追逐市場波動,常有上看年報酬率20%的驚人績效,但也會有馬前失蹄虧損的情況。 下表是A與B相同起始本金的情況下,過去10年的績效: 與原始本金相比,AB兩人報酬率相差約110%! A如何辦到的? 他希望即使自己預測市場失誤,仍然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獲利,為了降低風險於是在投資組合中加入避險策略。 「避險策略」是指建立一個或多個與你操作方向相反的部位,能讓你在帳戶面臨大幅損失的時候,盡量維持平衡,當大多數市場上的主流策略績效不佳時,避險策略的績效幾乎都是正的,減少未來不確定性產生的風險及損失,相對的必須犧牲掉部分獲利的可能。 VIX指數 若談到如何估算風險,你一定得知道VIX 指數(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用以反映 S&P 500 指數期貨的波動程度,測量未來三十天市場預期的波動程度,通常用來評估未來風險, 因此波動率指數也有人稱作恐慌指數。 美國仍為市場上擔任主導地位的經濟體,牽一髮動全身,因此VIX指數對於各投資市場便有相當程度上的參考意義,通常 VIX 指數超過 40 時,表示市場對未來的非理性恐慌,可能於短期內出現反彈。 相對的,當 VIX 指數低於 15,表示市場出現非理性繁榮,可能會伴隨著賣壓殺盤。 即使在1998年的金融風暴時,VIX指數也未曾超過60,VIX 指數不一定能準確預測走向,但是多少反映當時市場的氣氛。 (相關連結:VIX波動率指數) 即使有上述的指數等作參考,評估市場風險之後每個人習慣的避險方式都不同,例如交易海外期貨分散風險、遠期外匯進行匯率避險、買選擇權避險等等,但這邊為大家介紹最常見且熟悉的避險資產:「避險三兄弟」黃金、美債、反向ETF。黃金身為最古老的避險資產,黃金深具保值性,在早年的戰亂及通貨膨脹中也能發揮「貨幣」的價值,無論是過去石油危機還是近日北韓核武危機升溫,都可見金價有所上漲。此外,由於黃金採美元計價,美元與黃金就像是翹翹板兩端,美元強黃金就跌,因此在做資產配置時視政經局勢波動,可以考慮持有黃金佔1~2成左右的比例。美債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儘管債券殖利率通常不漂亮,但由於其具有穩定收益的特色,較不需擔心市場波動,在各式基金組合中,債券的比例和種類反映這檔基金的風險程度,其中又因美債走勢與經濟成長及貨幣政策高度連動,為投資人避險首選。反向ETF台股當紅的0050便是巴菲特所崇尚的指數型基金,他表示既然沒有人能穩定年年打敗市場,那我們何不買張幾乎代表大盤的ETF跟著賺就好呢?他說的相當有道理(廢話,人家股神),但是,如果整體市場下滑我們只能眼睜睜的跟著賠嗎?此時反向ETF便是你該買進的選項,比起操作期貨或選擇權避險較為複雜,反向ETF相對簡單好理解,大盤越跌反而漲越多,例如台股的T50反一,在看壞市場未來趨勢時,少量買進該部位可能可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賺錢不易,善用避險策略能夠幫自己買個保險。但避險資產有些不適合長期持有,大都作為短期分散風險規避市場波動的手段,考慮手續費保管費、無衍生利息或過低利率等問題,千萬別把它當作能夠一次大賺特賺的投資啊!(看看被T50反一套牢的人們…) 本文同步刊登於好厝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如果『破產』就不用還了嗎?

(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好厝HOWTRUE 馬國正妹A走銀行上億 法院:不用還 現年22歲馬來西亞的女留學生李佳欣(Christine Jiaxin Lee),3年前到澳洲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開戶,竟因為該銀行的作業疏失,誤讓她的銀行帳戶獲得「無限透支」的權力。在澳洲留學的一年時間裡,李佳欣一共花了將近465萬澳幣(約新台幣1.1億),讓她的生活宛如「女土豪」,最後遭到警方逮捕,但日前澳洲檢察官決定撤銷告訴,這表示李佳欣不需要還錢給銀行……(相關連結:http://l.howtrue.cc/4J4CZ) 這個月初看到這則新聞,撇開現在標題很喜歡用正妹來吸睛這件事,在這邊得先科普一下法律常識: 新聞中並不是該女真的勝訴免還錢,而是當初檢調是以詐欺起訴,最後或許是覺得勝算不足決定撤告,但詐欺屬刑事案件歸刑事案件,她亂花錢是因為銀行有系統失誤,可能不代表有詐欺的要件成立。然而他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錢,銀行仍有權就民事上請求不當得利返還。 ​然而在文末提到該女申請破產保護,不免讓人(心生嚮往)疑惑這樣這些錢就真的不用還了嗎? 宣告破產便能無債一身輕? 如果那麼簡單,筆者一定先到處借錢,先花個爽再說。事實上,一般人聲請破產幾乎都會被法院駁回,主要理由有兩個: 第一,不符合破產法規定「不能清償」之要件:​依破產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破產,對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宣告之。」,所謂「不能清償」必需在財產、信用、勞力三者均無法提供清償債務之情形,始有可能被認為符合破產的條件。有些人認為自己失業,名下沒有財產,信用發生問題就可以聲請破產;事實上,破產須經法院審理宣告,但一般人只要還有勞力可以賺錢,通常不能聲請破產。 第二,因聲請人名下已無財產可供拍賣清償,宣告破產並無實益。 所謂宣告破產並無實益,是指法院大都認為,若債務人聲請破產時並無財產,或者所餘財產甚少,即便准許宣告破產,將欠錢的人的財產依法拍賣,平均地分配給債主後,仍可預見無法支付一定比例的債務時,債務人宣告破產之聲請即無實益而應予以駁回。 當然,不諱言有通常就有例外,如果個人聲請破產成功,依破產法第149條規定:「破產債權人依調協或破產程序已受清償者,其債權未能受清償之部分,請求權視為消滅。」,經破產程序後,債務人的確是可以不用還錢,但條件過於困難還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然而在2008年開始施行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俗稱個人破產法,大大降低了申請破產的難度,其中又分為「更生」和「清算」,前者適用於有工作,有清償能力的人,後者適合沒有工作或收入不穩定的人。 由上表整理可以發現,宣告破產的人,個人自由大受限制,例如出入不能搭計程車,只能搭公車或捷運;個人的電話和信件電子郵件都會受到監視。另外在生活限制上還有以下兩個部分: 銀行的「更生六誡」(非法規):限制債務人的生活費最多為五千元,不能買不動產,不能開好車,每年不能買總計超過10萬元的用品,不能坐計程車,每月報告支出狀況並附上收據。 銀行的「清算九誡」(非法規):限制債務人的生活費最多為四千元,不能買不動產,不能開好車,每年不能買總計超過10萬用品,不能坐計程車,每筆生活費低於300,禁止進入單筆低消100元的場所,每月報告支出狀況並附上收據。 不只如此,若是遭清算則不能從事領有証照的工作,像是律師和會計師或技師,更不能擔任管理階層、公司董事會成員或選公職,這樣破產信用被註記的期限長達七年,一生的名譽和信用也都會留下汙點,想申請破產前務必三思。 不過為了保障信用貸款、房貸等債務人權益,近日政府有將針對俗稱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將修正放寬三大有利措施,包括降低聲請免責門檻,從債務還掉四分之三降至三分之二,突增債權人時還債期間可再延二年等。 行筆至此,不免俗的希望各位看倌好好工作別欠太多錢,不做超出自己能力所及太多的事,畢竟破產後的生活不好受。但說到破產,你知道目前台灣平均每人負債23.9萬嗎?比起個人負債,目前全世界的「赤字政策」更令人擔憂各國政府破產的可能啊……。 本文同步刊登於好厝

媽媽影響我的5個人生觀念,那些媽媽教我的事

媽媽是孩子一出生時接觸到的第一個人,多數也是孩子最主要的照顧者,也是人生導師,一個有智慧的媽媽帶給孩子的人生會決定性的影響孩子對未來的思考,我的母親帶給我的幾個啟發讓我也借鏡思考了一下,自己想在孩子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媽媽影響我最大的五個觀念。